以良心之眼跨越歧異 聯合國紀念日民團提和平解方
2022/05/22
![]() |
R.A.R.E 創辦人/藝術環境教育家La Benida Hui分享,海洋滋養人類,人們怎麼對待它,就會獲得同樣的回報,希望大家認真為海洋盡一份心力。 |
【記者潘政毅/台北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1年通過《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並於2002年12月聯合國大會決議宣布5月21日為「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致力加深人們對文化多樣性及價值理解,表達所有文化具有同等的尊嚴和權利。值此疫情、戰爭、人禍、紛擾不斷的全球局勢,世界公民更須以不同的視野及尊重來對話與發展,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等20多個民團於今日以「良心守護多元文化 促進族群全球共榮」為主題,共同舉辦全天線上論壇,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共同響應,以良心建言分享專業,期盼多一份團結的力量,以多樣性的文化,全力發展希望未來。
太極門掌門人暨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洪道子博士致詞表示,對於自身文化,要懂得飲水思源、感恩與保存;對於其他國家或族群的文化,懂得欣賞、尊重與學習;透過良心之眼,方能跨越歧異。在尊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範圍內,每個人都應當能夠參與其選擇的文化生活,並從事本身所特有的文化活動。在欣賞世界文化的豐富多樣性之際,也把握促進包容團結和推動革新的契機,以良心和平文化實現繁榮與和平。
R.A.R.E 創辦人/藝術環境教育家La Benida Hui提到,來自多元文化家庭的她,從事藝術相關工作30年,在紐約創辦工作室時,推動環境藝術展覽,2011年來到台灣後,因熱愛海洋而愛上台灣這個島嶼。當她在紐約及台灣時,都會不定期舉辦淨灘活動,撿拾海洋垃圾,運用在藝術創作及推廣環境教育上。
La Benida Hui提出三個事實分享,一、海洋提供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氧氣,科學家說像海裡的森林;二、超過30億人以海洋為生,其中絕大多數是發展中的國家,旅遊業和漁業是他們主要收入和就業來源;三、科學家研究預測2050年海洋的垃圾量會更多。La Benida Hui提醒海洋是無國界的,但目前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塑膠垃圾,她呼籲海洋生態也是國際文化的一環,希望透過科學中的藝術內涵,學習如何看到並瞭解每件事都有相互的關連性,海洋滋養人類,人們怎麼對待它,就會獲得同樣的回報,人們有選擇,但海洋沒有,希望大家認真為海洋盡一份心力。
![]() |
默林科技有限公司/IMC新竹工商經營研究社社長賴重佑提到,了解對方的文化並實用後,彼此的往來就很順暢,讓他學習到不同文化的包容性。 |
默林科技有限公司/IMC新竹工商經營研究社社長賴重佑提到,從事半導體業的他,發現日本人很重視細節及禮貌,在寫郵件時,因為日語不是很好,就會同時寫英文與中文,也收到相同的回覆,曾經因彼此文化的差異而發生一些誤會,後來他發揮IT人專長,改用條列式及重點式表達,一件事會拆成7、8個要點,希望盡量寫清楚一點以避免誤解。
賴重佑分享,直到日本商社社長來台灣,與對方吃飯聊天後,才知道日本人寫信的開頭要先問候,並親切地詢問近況、生意及身體健康等,最後才會寫商務上要討論的事情。經此會面後,賴重佑恍然大悟,為何之前的往來是生疏且不順暢的,尤其是提到一些合作的條件,一來一往中總覺得對方似乎缺少人情味,原來是因為不了解對方的文化,自從學到並實用後,彼此的商務就很順暢,也產生好的效應,在彼此財務間的票期天數也放寬了,因為他的善意回應,也得到對方善意的釋出,讓他學習到不同文化的包容性。
蔡靜玫律師提到,她於2004年跟隨太極門親善文化訪問團出訪,曾代表參加紐約聯合國/NGO年會,以具體行動力帶著世人連署超越百萬的世界公民「人權和平宣言」連署成果製成之光碟片呈遞給聯合國。洪博士在會議中提出文化流傳超越數千年來之陰陽哲理與寶貴智慧,從人權、教育、文化等議題上,提供卓越意見及做法,並告訴與會者所有問題應回歸至我們的「心」,尤其要有感恩心,懂得明辨是非,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 |
蔡靜玫律師提到,台灣的外交困境,連在國際會議上發聲的機會都沒有,她能以太極門弟子的身份參加聯合國會議,真的是幫台灣做了非常偉大的國民外交。 |
蔡靜玫強調,一直以來台灣的外交困境,連在國際會議上發聲的機會都沒有,她能以太極門弟子的身份參加聯合國會議,真的是幫台灣做了非常偉大的國民外交。她感傷地提到1996年12月19日發生的太極門冤錯假案,侯寬仁檢察官以違法偵查手段,與國稅局聯手夾殺太極門,汙衊太極門是邪惡宗教團體,侯寬仁甚至發函要求各縣市政府對太極門封館、斷水斷電,這是對太極門的歧視、對宗教信仰自由的迫害,雖然政府對太極門嚴重不公平待遇,但她的師父仍教導弟子要避免仇恨和怨恨,更要在台灣和國際上傳播良心文化。
蔡靜玫分享該趟紐約行也在聯合國教堂大廈及千禧聯合國大飯店舉辦「愛與和平人權教育」論壇,洪道子博士在哥倫比亞大學以及在紐約市立大學內演講,直指:「心是衝突的起源,也是快樂的起源;心是衝突的起源,也是衝突的結束,真正的和平是來自內心,唯有真正愛自己,修改自己的脾氣,人權才能落實,和平才有希望。」讓她體會「止戈」與「揚善」是一體兩面,當鼓舞別人的心,即揚起一份善念,相對的心就少一些惡念,她期勉自己,繼續跟隨她的師父文化弘揚行,引導世人一起加入為這世界努力的行列,良心善行真的可以促進族群的共榮。
新聞報導

用良心、愛守護和平與人權的永續未來
9月25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良心時代運動、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WPN世界民報、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和美基金會等民團共同舉辦「世界之愛和平之願 啟」線上分享會,藉由良心故事匯聚心念,以良心與愛共同守護和平、友誼、人權的永續未來。

「愛與和平月」見證希望之光──讓愛與良知 引領和平未來
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社會動盪、疫情蔓延等危機之際。為響應「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日暨洪道子博士日」,9月16日於ANEOC頻道播出特別節目,以「在毀滅中見證希望,用愛與良知開創和平未來」為題,邀請四位與談人分享他們在文化、社會、藝術與國際交流中的真實經歷,展現良心如何在動盪中成為人類共同的語言。強調唯有喚醒良知與團結,才能迎向和平與永續的未來。

用良心與行動響應愛與和平月
為響應「愛與和平月」,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良心時代運動、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WPN世界民報、GPDN (Global People Daily News)、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和美基金會在9月23日上午播出「用愛、和平與良心 打造美好家園」線上節目(https://youtu.be/mrLTge1TTkE),邀請各界人士分享他們的良心故事。

國際愛與和平日暨國際民主日線上論壇 「用愛、和平與良心打造美好家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法》開頭寫道:「戰爭起源於人之思想,故務需於人之思想中築起保衛和平之屏障。」愛是和平的基石,沒有愛,就沒有和平,更無法實現民主的普世價值。為響應「國際愛與和平日暨國際民主日」,和美基金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等民團,舉辦以「用愛、和平與良心打造美好家園」線上論壇,邀請與談人分享良心故事,鼓勵人們關注和平議題,用愛與文化讓彼此互相尊重,並懷抱同理心,以和平的手段化解歧異,促進世界共好。

孝親敬業 樂善奉獻 林耀英榮獲「新營區114年度晶鑽爸爸」
「新營區114年度晶鑽爸爸」獎得主甫出爐,一位高齡85歲的長者林耀英,因其孝親敬業、樂善奉獻與無私精神,獲頒該獎,傳為地方佳話。他感謝獲獎的肯定,也欣慰因長年練氣修心保持好狀態,如今仍能參與國際良心公益活動,將樂善無私精神繼續發揮下去,這也是他退休後的一大樂事。

2025國際和平日 用愛,和平與良心 打造美好家園
聯合國訂定每年9月21日為「國際和平日」,2025年主題為「即刻行動,建設和平世界」,強調在動盪時代,每個人都必須採取實際行動,以促進和平。和美基金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及良心時代運動網站(ANEOC)主辦,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及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合辦「用愛,和平與良心 打造美好家園」線上分享會,呼籲每個人都可以為和平做出貢獻,一個微笑、一句善意,以理解與尊重串起彼此,從「我」開始,從「現在」開始,讓世界因你我而更溫暖。此次分享會邀請了四位來賓分享其故事與經驗。

愛與和平月 國際志工分享到世界文化交流
響應國際愛與和平月,由和美基金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ANEOC)、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AWC)及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合辦「以愛、和平與良心 點亮希望」分享會,由四位AWC聯合國世界公民總會志工,分享他們從日常生活中,擴大到國際和平文化交流,所傳遞的真愛行動。

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核桃道館歡慶25週年 提升身心靈全人教育 推廣良心希望與和平
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核桃道館於2025年9月6日,在核桃市長青活動中心盛大舉辦25週年館慶。活動以「好運、健康、希望來」為主題,太極門核桃道館25年來深耕社區,傳遞滿滿愛與歡喜正能量。

喚醒內心的良知 愛與和平的行動力
每個人的良心選擇,都會影響世界的未來!為響應「九月愛與和平月」,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民團於9月11日舉辦「良心故事分享會」線上直播,以「911紀念與反思——用良心、愛與和平填滿世界的心」為主題,分享人一致認為,和平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從每個人的良心選擇開始。

用良善友誼 豐富美麗人生 國際友誼日線上分享會
聯合國自1997年起將每年7月30日訂為「國際友誼日」,期盼全球各地透過對話交流,團結人類的力量。為響應「國際友誼日」,和美基金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共同主辦一場線上分享會(https://youtu.be/3gmmx2Peauc),匯聚了來自各地關心藝術、文化、教育、地球永續與和平價值的夥伴們,一同透過分享感人的國際交流故事、歌曲、影片,傳遞友誼的力量,期盼能發揮蝴蝶效應,獲得更多良善與關懷的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