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世界自由日 用愛與良心守護人權
2022/01/23
![]() |
|
1月23日世界自由日, 民團舉辦2022世界自由日「從太極門假案檢視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線上論壇。 |
【記者陳曉清/台北報導】《世界人權宣言》提到「人皆生而自由;在尊嚴及權利上均各平等」、「人人有權享有生命、自由與人身安全」。68年前反共義士於韓戰結束後,不願回歸極權,選擇投奔自由臺灣,因為台灣這塊土地給予他們民主與希望,讓他們得以安居與生存。但自由的土地,卻存在不自由的法稅體制?1月23日世界自由日,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良心時代運動等17個民間團體共同舉辦2022世界自由日「從太極門假案檢視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線上論壇,呼籲世人為自由與正義發聲,期盼人人心中有愛、以良心行事,期勉政府落實民主法治、守護人權,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權利。
![]() |
|
在緊繃的情勢下,人們的一線生機在於找回內在的良心與誠實。 |
太極門掌門人暨良心時代運動發起人洪道子博士致詞中表示,人們身處科技發達、物質便利的地球村中,正面臨心靈空虛與失衡而產生的各式衝突與災害。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國與國之間的紛爭加上人與自然的失衡,各種危機一觸即發。面對疫情未歇、各種嚴峻的生存考驗,內心對自由的嚮往與渴望,卻未曾停止。洪博士提到,在緊繃的情勢下,人們的一線生機在於:找回內在的良心與誠實,唯有真心懺悔反省,才能徹底改過向善;唯有真心贖罪與行善,才能累積善緣與福報,化險為夷。洪博士強調,唯有每個人以愛與良心彼此對待、互相尊重,才能共創理想民主的真自由;政府以民為本、以法為規,保障人權,讓人民享有自由與安全,才能民富國強。
![]() |
|
荷蘭傑諾特基金會漢斯・諾特(Hans Noot)表示,只有公正的法律才能使人民自由。 |
荷蘭傑諾特基金會漢斯・諾特(Hans Noot)表示,只有公正的法律才能使人民自由,而法律體制要發揮作用,前提是法律之前必須人人平等,而法治施行與強力的反貪腐政策是相輔相成的。
歐洲信仰自由聯合會主席亞歷山德羅.阿米卡雷利(Alessandro Amicarelli)律師引用愛因斯坦的話:「爭取社會正義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事情。」太極門正在進行的正義之戰是為每位台灣人和整個台灣爭取正義、自由與和平的鬥爭。他呼籲台灣年輕人,勇於參與倡導人權事務,並承諾正義與和平,幫助太極門找回他們的自由,因為那代表著台灣的自由和正義。
![]() |
|
專家學者呼籲世人為自由與正義發聲,期盼人人心中有愛、以良心行事,期勉政府落實民主法治、守護人權,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權利。 |
比利時人權無國界組織主席威利・福泰(Willy Fautré)表示,台灣是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但是幾十年來台灣國稅局卻破壞了司法機構的效率。國稅局的獎勵金制度,導致超徵稅收,稅務員經常脅迫企業繳納不合理的稅款,甚至因此捏造逃稅案件,這是明顯的濫權,一種謀取私利的金字塔騙局,讓各級國稅局和執行署官員都能中飽私囊,另外很重要的是,開出「錯誤」稅單,並不會受到任何制裁或懲罰,這凸顯國稅局不透明和不須負責的問題,需要進行全面的法律改革,他表示只要太極門案沒有解決,國際社會將透過出版、研討會與會議持續發聲,週知世界這件事。
![]() |
|
面對疫情未歇、各種嚴峻的生存考驗,內心對自由的嚮往與渴望,卻未曾停止。 |
德國歐斯納布魯克大學(Osnabrück University)駐台教授暨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連福隆提到,德國憲法講人性尊嚴不得侵犯。他舉神學家黑格爾所講的,自由是一個國家、民主、個人所能夠領悟到最高的概念,一個有道德、有良心、有愛心的人,就是因為他有道德理性;就像太極門每天在替稅災戶奔走,抗議國家暴政,這些善念會跟我們的靈魂一樣存到永久,所以自由不但是一個國家民主最高的理念,自由是所有人尊嚴的來源。連福隆表示,良心就是保護所有人的各種自由,這就是聯合國所講的人權兩公約跟人權宣言,讓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他強調,保護所有台灣人的財稅、生命財產、言論、宗教信仰的自由,將是未來一個很重要的責任。
![]() |
|
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全球人類應享有「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於匱乏和免於恐懼的自由」,這四項基本自由其後成為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所申明的自由精神。 |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張家麟以「從世界自由日看太極門案受雙重剝削」為主題,提到兩位偉大的自由主義學家,一位是英國洛克主張人身為萬物之靈,自由是不可或缺的,自由權、生命權、財產權是天賦人權,國家理所當然要保護;另一位是法國盧梭主張人生而自由,不自由、毋寧死,人民受壓迫,可以對國家提出控訴。他表示,太極門案是冤錯假案,是國家對太極門的雙重剝削,憑什麼政府可以根據一個不公平的課稅,強制拍賣太極門的土地財產,讓太極門沒有發展的空間與發展的自由,這雙重剝削是不合理的。張家麟表示,憲政主義的核心價值是人權的保障與政府權力的規範,1987年解嚴,理當要保護人民的權利與宗教活動的自由,但是太極門案卻到現在都還沒有得到平反,這是國家行政官僚體系的自大傲慢。
真理大學財經學院法律學系副教授林燦都表示,國家課稅一定要根據事實,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從民國55年成立到現在,為什麼只有81年度要課稅?在宗教裡,弟子奉獻給師父的敬師禮是贈與,是不用課稅的。國家是為保障人民而存在,人民發現錯誤,國家就應該要改才對,他呼籲繼續推動修法,期待太極門案早日得以平反。
新聞報導

用良心、愛守護和平與人權的永續未來
9月25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良心時代運動、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WPN世界民報、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和美基金會等民團共同舉辦「世界之愛和平之願 啟」線上分享會,藉由良心故事匯聚心念,以良心與愛共同守護和平、友誼、人權的永續未來。

「愛與和平月」見證希望之光──讓愛與良知 引領和平未來
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社會動盪、疫情蔓延等危機之際。為響應「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日暨洪道子博士日」,9月16日於ANEOC頻道播出特別節目,以「在毀滅中見證希望,用愛與良知開創和平未來」為題,邀請四位與談人分享他們在文化、社會、藝術與國際交流中的真實經歷,展現良心如何在動盪中成為人類共同的語言。強調唯有喚醒良知與團結,才能迎向和平與永續的未來。

用良心與行動響應愛與和平月
為響應「愛與和平月」,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良心時代運動、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WPN世界民報、GPDN (Global People Daily News)、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和美基金會在9月23日上午播出「用愛、和平與良心 打造美好家園」線上節目(https://youtu.be/mrLTge1TTkE),邀請各界人士分享他們的良心故事。

國際愛與和平日暨國際民主日線上論壇 「用愛、和平與良心打造美好家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法》開頭寫道:「戰爭起源於人之思想,故務需於人之思想中築起保衛和平之屏障。」愛是和平的基石,沒有愛,就沒有和平,更無法實現民主的普世價值。為響應「國際愛與和平日暨國際民主日」,和美基金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等民團,舉辦以「用愛、和平與良心打造美好家園」線上論壇,邀請與談人分享良心故事,鼓勵人們關注和平議題,用愛與文化讓彼此互相尊重,並懷抱同理心,以和平的手段化解歧異,促進世界共好。

孝親敬業 樂善奉獻 林耀英榮獲「新營區114年度晶鑽爸爸」
「新營區114年度晶鑽爸爸」獎得主甫出爐,一位高齡85歲的長者林耀英,因其孝親敬業、樂善奉獻與無私精神,獲頒該獎,傳為地方佳話。他感謝獲獎的肯定,也欣慰因長年練氣修心保持好狀態,如今仍能參與國際良心公益活動,將樂善無私精神繼續發揮下去,這也是他退休後的一大樂事。

2025國際和平日 用愛,和平與良心 打造美好家園
聯合國訂定每年9月21日為「國際和平日」,2025年主題為「即刻行動,建設和平世界」,強調在動盪時代,每個人都必須採取實際行動,以促進和平。和美基金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及良心時代運動網站(ANEOC)主辦,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及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合辦「用愛,和平與良心 打造美好家園」線上分享會,呼籲每個人都可以為和平做出貢獻,一個微笑、一句善意,以理解與尊重串起彼此,從「我」開始,從「現在」開始,讓世界因你我而更溫暖。此次分享會邀請了四位來賓分享其故事與經驗。

愛與和平月 國際志工分享到世界文化交流
響應國際愛與和平月,由和美基金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ANEOC)、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AWC)及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合辦「以愛、和平與良心 點亮希望」分享會,由四位AWC聯合國世界公民總會志工,分享他們從日常生活中,擴大到國際和平文化交流,所傳遞的真愛行動。

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核桃道館歡慶25週年 提升身心靈全人教育 推廣良心希望與和平
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核桃道館於2025年9月6日,在核桃市長青活動中心盛大舉辦25週年館慶。活動以「好運、健康、希望來」為主題,太極門核桃道館25年來深耕社區,傳遞滿滿愛與歡喜正能量。

喚醒內心的良知 愛與和平的行動力
每個人的良心選擇,都會影響世界的未來!為響應「九月愛與和平月」,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民團於9月11日舉辦「良心故事分享會」線上直播,以「911紀念與反思——用良心、愛與和平填滿世界的心」為主題,分享人一致認為,和平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從每個人的良心選擇開始。

用良善友誼 豐富美麗人生 國際友誼日線上分享會
聯合國自1997年起將每年7月30日訂為「國際友誼日」,期盼全球各地透過對話交流,團結人類的力量。為響應「國際友誼日」,和美基金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共同主辦一場線上分享會(https://youtu.be/3gmmx2Peauc),匯聚了來自各地關心藝術、文化、教育、地球永續與和平價值的夥伴們,一同透過分享感人的國際交流故事、歌曲、影片,傳遞友誼的力量,期盼能發揮蝴蝶效應,獲得更多良善與關懷的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