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時代運動

An Era of Conscience

世界地球日50週年的危機與希望 水-人與環境的平衡

李鴻源教授於「展望」系列2020秋季科普演講 報導

【記者Cherry報導】

 
   

「展望」系列科學普及演講,今年2020秋季線上演講系列的主軸訂為「我的地球,我來關懷!—世界地球日50週年的危機與希望」(The earth, Ours to care - Crisis and Hope in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World Earth Day")。透過演講提醒民眾自發性地調整生活模式,對地球環境友善。從「我來關懷」的角度出發,不只是「瞭解困境」,而是能「提出解方」。今年10月底「第一屆臺灣科學節 」,主軸也是「我的地球,我來關懷!」「展望」系列演講從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分別從地球人口、水資源、暖化、糧食、能源、保育、減碳和變遷等八大面向來探討地球現況,2020/10/16(五)「展望」系列首場主題為「水—人與環境的平衡」,係由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李鴻源教授,前台灣內政部長主講。李鴻源教授在今年0605世界環境日曾接受良心時代運動平台專訪,對世人發出良心的呼籲:「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自己的良心做起,只要每個人都有良知,社會價值觀改變,找到正確的方向,我們的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在2個小時的專題講座內容中,李鴻源教授談及:世界的水問題、全球化與全球暖化情況中臺灣面臨的問題、可持續發展的領導人精神、都市翻轉新契機案例、非工程手段的汙水處理方式、能源政策及公眾參與案例討論等,一一做專業和完整的剖析,讓線上聽眾由淺入深得到完整而務實的科普認知,認知公民責任及台灣問題的解方。以下為專題演講的重點摘要。

臺灣百年平均溫度不斷攀升,年平均降雨量有旱澇加劇之趨勢,面對未來不可測的氣候災難,最有效根本的防治辦法就是國土規劃,國土規劃不單是土地的合理開發、分配和利用,應是一套涵蓋價值觀念、法令制度、行動實踐以及管理執行的體制,從能源、物產等多方面進行整體的考慮,進行多功能的土地利用及綜合性的調適。最重要的是整體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否則國土復育不可能達到,永續發展永遠只是無意義的專有名詞,不會有具體落實的真正行動。

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台灣50座水庫本可以供應80億噸水,但一半已淤沙,2030年水庫有40億噸清淤, 某些地方砂石車根本到不了,怎麼清淤?也沒有地方可再蓋水庫,怎麼辦?水資源勢必需要安全及回收再利用,這需要通盤管理, 90%是政治問題。台灣需學習荷蘭鹿特丹城市的淹水技術「為了失敗而設計」的概念,暴雨管理和水資源對氣候的調適營造,須進行多功能的國土規劃利用及綜合性的調適,不必花很多錢。民國一百年李教授擔任工程會主委時,對彰化縣及雲林縣的深水井有所了解。所幸當時90%的深水井屬於自來水公司及學校等公家單位,透過封井不抽取地下水,新建湖山水庫提供水資源,使彰化地層下陷控制在3公分範圍,確保了高鐵行車安全。然而一個問題,行政院要跨五個部十個署,八八莫拉克颱風2天 3000毫米是極端氣候雨量,台灣跨22個縣市沒有效率的政府運作,嘉義東石示範區50平方公里可以用人工溼地,用滯洪池的挖土把民宅土地墊高,解決遇雨則淹的問題,可惜當時因政黨屬性不同,喪失解決先機。其次,台灣人口集中在少數大都市,都市重劃都是未來面臨問題。

氣候變遷的因應及調適,政府要做聰明規範的制定者。台灣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是世界人均值的三倍,台灣油電水價過於便宜,補貼是造成台灣經濟和競爭力下降的主因。新能源是新國力的象徵,能源補貼,產業沒有競爭力,沒有錢做研發。所以,合理的油電水價才有驅動力發展,由IT轉向ET(energetic technology),讓能源議題變成台灣機會,用槓桿操作帶到最大效果。目前台灣最大危機就是台中火力發電廠, 2030年預計被課8000億碳稅,所有企業會被迫離開台灣。所以政府必須是聰明的政府,呼籲政府要「跨領域對話,跨部門整合」,邀請公民參與對策,民間力量很強,好好努力面臨全球化帶來的危機。公民也要夠聰明,要求政府面對問題,多關心國際時事,不鎖國。網路凝聚正面善的訊息,真實的訊息。尤其年輕人要有國際觀和歷史觀。2050年融冰問題,人類不覺醒,危機會越來越嚴重。台灣應以瑞典女孩環保倡議者桑柏格(Greta Thunberg)為榜樣,要求政治人物照著意見去改變政策。。

 
   

「展望」系列演講係由科技部指導與補助,臺大天文物理研究所承辦的大眾科普演講,內容涵蓋自然環境、生命科學,及尖端工程等領域,從2003年春季開始,迄今已舉辦17年。今年「世界地球日」的50週年,我們自問,目前環境被破壞的趨勢有在減緩嗎?人類有在全面地將生活調整為環境友善的模式嗎?李鴻源教授專題演講對世人發出良心的呼籲,仍可透過官方網站(https://youtu.be/oOOzZPDT7bE) 線上聆聽,希望後世界地球日50週年,人類仍能與地球和好,與地球共好!。

新聞報導

用良心、愛守護和平與人權的永續未來

9月25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良心時代運動、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WPN世界民報、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和美基金會等民團共同舉辦「世界之愛和平之願 啟」線上分享會,藉由良心故事匯聚心念,以良心與愛共同守護和平、友誼、人權的永續未來。

「愛與和平月」見證希望之光──讓愛與良知 引領和平未來

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社會動盪、疫情蔓延等危機之際。為響應「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日暨洪道子博士日」,9月16日於ANEOC頻道播出特別節目,以「在毀滅中見證希望,用愛與良知開創和平未來」為題,邀請四位與談人分享他們在文化、社會、藝術與國際交流中的真實經歷,展現良心如何在動盪中成為人類共同的語言。強調唯有喚醒良知與團結,才能迎向和平與永續的未來。

用良心與行動響應愛與和平月

為響應「愛與和平月」,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良心時代運動、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WPN世界民報、GPDN (Global People Daily News)、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和美基金會在9月23日上午播出「用愛、和平與良心 打造美好家園」線上節目(https://youtu.be/mrLTge1TTkE),邀請各界人士分享他們的良心故事。

國際愛與和平日暨國際民主日線上論壇 「用愛、和平與良心打造美好家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法》開頭寫道:「戰爭起源於人之思想,故務需於人之思想中築起保衛和平之屏障。」愛是和平的基石,沒有愛,就沒有和平,更無法實現民主的普世價值。為響應「國際愛與和平日暨國際民主日」,和美基金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等民團,舉辦以「用愛、和平與良心打造美好家園」線上論壇,邀請與談人分享良心故事,鼓勵人們關注和平議題,用愛與文化讓彼此互相尊重,並懷抱同理心,以和平的手段化解歧異,促進世界共好。

孝親敬業 樂善奉獻 林耀英榮獲「新營區114年度晶鑽爸爸」

「新營區114年度晶鑽爸爸」獎得主甫出爐,一位高齡85歲的長者林耀英,因其孝親敬業、樂善奉獻與無私精神,獲頒該獎,傳為地方佳話。他感謝獲獎的肯定,也欣慰因長年練氣修心保持好狀態,如今仍能參與國際良心公益活動,將樂善無私精神繼續發揮下去,這也是他退休後的一大樂事。

2025國際和平日 用愛,和平與良心 打造美好家園

聯合國訂定每年9月21日為「國際和平日」,2025年主題為「即刻行動,建設和平世界」,強調在動盪時代,每個人都必須採取實際行動,以促進和平。和美基金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及良心時代運動網站(ANEOC)主辦,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及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合辦「用愛,和平與良心 打造美好家園」線上分享會,呼籲每個人都可以為和平做出貢獻,一個微笑、一句善意,以理解與尊重串起彼此,從「我」開始,從「現在」開始,讓世界因你我而更溫暖。此次分享會邀請了四位來賓分享其故事與經驗。

愛與和平月 國際志工分享到世界文化交流

響應國際愛與和平月,由和美基金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ANEOC)、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AWC)及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合辦「以愛、和平與良心 點亮希望」分享會,由四位AWC聯合國世界公民總會志工,分享他們從日常生活中,擴大到國際和平文化交流,所傳遞的真愛行動。

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核桃道館歡慶25週年 提升身心靈全人教育 推廣良心希望與和平

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核桃道館於2025年9月6日,在核桃市長青活動中心盛大舉辦25週年館慶。活動以「好運、健康、希望來」為主題,太極門核桃道館25年來深耕社區,傳遞滿滿愛與歡喜正能量。

喚醒內心的良知 愛與和平的行動力

每個人的良心選擇,都會影響世界的未來!為響應「九月愛與和平月」,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民團於9月11日舉辦「良心故事分享會」線上直播,以「911紀念與反思——用良心、愛與和平填滿世界的心」為主題,分享人一致認為,和平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從每個人的良心選擇開始。

用良善友誼 豐富美麗人生 國際友誼日線上分享會

聯合國自1997年起將每年7月30日訂為「國際友誼日」,期盼全球各地透過對話交流,團結人類的力量。為響應「國際友誼日」,和美基金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共同主辦一場線上分享會(https://youtu.be/3gmmx2Peauc),匯聚了來自各地關心藝術、文化、教育、地球永續與和平價值的夥伴們,一同透過分享感人的國際交流故事、歌曲、影片,傳遞友誼的力量,期盼能發揮蝴蝶效應,獲得更多良善與關懷的迴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