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時代運動

An Era of Conscience

前政大校長現任財管系教授的周行一 認為良心就是持續讓自己更進步

(記者倪玉庭/台北報導)

「良心在社會科學領域顯得非常重要,當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時,處理事情憑的就是良心。」曾任政治大學校長的財務管理系教授周行一,日前響應「國際良心日宣言」提到,在社會科學領域中許多事情是處於灰色地帶,良心更顯重要,他認為良心就是持續讓自己更進步,同時因為我們的存在能讓別人更好。

國內商業管理領域頂尖的政治大學,畢業學子有不少成為知名的企業家。周行一認為,財務金融的相關工作大多是在管別人的錢,對於培養學生良心這件事,更顯重要,「管人家錢的人,他良心要特別的好,因為會有很多機會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

周行一強調,在財務管理教學上,他非常重視兩件事:一是教導學生守法,二是人的行為必須比法規更嚴格。他表示 :「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事的標準,而這個標準就是良心,良心是作為判斷事物準則的依據。」周行一指出,在人前人後,人的表現總是不一樣的,而良心則會決定我們在人後的表現如何。周行一也特別提到,良心品格教育必須從小養成,尤以家庭教育和中小學階段的教育對良心建立影響最大。

 有一句話說「教育是良心事業」,周行一提出不同角度的見解,他指出,教育不能單靠良心,而應先設定出標準與評鑑。他提到,對比於美國大學,台灣大學較無明確的標準去指出老師應如何做,才能符合社會期待。他舉例,老師每年的年終獎金與薪水都一樣,就意味著沒有標準跟評鑑,也無法進步。只有教育走向國際化,學習的標竿才能被設定,唯有標準不斷提高,學校與老師才能更進步。

周行一擔任政大校長期間勉勵學生,政大學子應做社會的良心,在看見社會不完美之處時,仍願意挺身而出,努力改善這個社會。無論是讓出資源、領導別人或被別人領導、彼此攜手合作,讓社會因為政大的關係,能愈變愈好。周行一總結,良心就是持續讓自己更進步,同時因為我們的存在讓別人更好。

呼籲大家共同響應推動「國際良心日宣言」與「良心時代運動宣言」連署http://www.aneoc.org/endorse-2in1,用良心守護地球永續發展,凝聚世人的良心善行,發揮善的蝴蝶效應。

前政大校長、現任財管系教授周行一認為,良心就是持續讓自己更進步,同時因為我們的存在能讓別人更好。

 

新聞報導

用良善友誼 豐富美麗人生 國際友誼日線上分享會

聯合國自1997年起將每年7月30日訂為「國際友誼日」,期盼全球各地透過對話交流,團結人類的力量。為響應「國際友誼日」,和美基金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共同主辦一場線上分享會(https://youtu.be/3gmmx2Peauc),匯聚了來自各地關心藝術、文化、教育、地球永續與和平價值的夥伴們,一同透過分享感人的國際交流故事、歌曲、影片,傳遞友誼的力量,期盼能發揮蝴蝶效應,獲得更多良善與關懷的迴響。

響應「國際友誼日」透過良善行動讓友誼帶來和平

聯合國2011年宣布每年7月30日為「國際友誼日」,目的是促進不同種族與文化之間的對話、團結與和解。2025年響應聯合國「國際友誼日」,由和美基金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ANEOC)主辦,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AWC)、世界之愛和平總會及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合辦的「用良善友誼豐富美麗人生」線上友誼故事分享會,匯聚來自各地關心藝術、人文、教育、人權、和平等領域實踐者,共同宣揚友誼的價值與力量,並傳遞和平理念,啟發更多人共同建構包容與和諧的社會。

以良善友誼豐富美麗人生 「國際友誼日」分享會溫馨登場

2025年7月30日,為響應聯合國「國際友誼日」,由太極門文教基金會與良心時代運動網站(ANEOC)共同主辦「用良善友誼豐富美麗人生」線上分享會(連結),匯聚來自不同國家領域的友誼故事,展現跨文化、跨世代的溫暖連結,傳達友誼、良心與和平的價值。

南波扶輪社六周年社慶暨社長交接典禮 太極門以文化展演傳遞愛與和平能量

國際扶輪3523地區台北市南波扶輪社,於2025年6月29日晚間,在台北福華大飯店舉行六周年社慶暨社長交接典禮,現場貴賓雲集,超過280位社會各界菁英共襄盛舉。國際扶輪社在世界各角落上做了非常多有意義的社會服務,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社區與群體,而南波扶輪社多年來積極投入社會服務,包含協助台大金山醫院、門諾醫院發展居家醫療,還有為台東偏鄉地區長濱國小提供硬體與學生教育基金,扶輪社志工車程需要10幾個小時來回,送愛到偏鄉令人感動。

中山區埤頭里持續推動國際良心日宣言連署

國際紛爭戰亂不斷,人民深切渴望和平,臺北市中山區埤頭里在今(114)年2月12日「幸福埤頭,歡喜元宵」的元宵節活動以及5月4日「幸福埤頭、歡慶母親節贈禮活動」 中,皆邀請國際良心日志工一起來共同推動良心宣言連署,里民與民意代表們也紛紛響應,希望傳遞正向能量,創造祥和社會與世界和平。

響應聯合國世界環境日 部落傳承及老街溪河川教育為地球帶來良善力量

為響應2025年聯合國世界環境日,太極門文教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ANEOC)、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共同舉辦「良心覺醒、願力善行、永續地球」2025世界環境日線上分享會,邀請各界以良心與善行促進地球永續。其中,以拍攝「竹葉之青」獲2022-2023桃園城市紀錄片進階組第二名的陳駿騰,記錄了部落青年在傳承與創新的艱苦路上不斷前行的故事,以及桃園市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的生態復甦行動,成為台灣落實環境教育與在地守護的典範。

環境科學從小扎根 創新突破永續地球

為響應聯合國世界環境日,6月5日(四)當天由太極門文教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ANEOC)主辦,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合辦的「良心覺醒 願力善行 永續地球」線上分享會中,外商公司的企業總監鄭允豪以「環境科學—改變的力量」為題,分享他在公司三十年來致力推動安全、衛生、環保和永續發展等工作。透過創新、保護及賦能等三大面向,結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以願力善行愛護地球。

2025世界環境日 良心覺醒 願力善行 永續地球

聯合國訂定每年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2025年主題為「塑戰速決」(Beat Plastic Pollution),世界環境日將聚焦五大行動:拒用、減量、重複使用、回收,以及重新思考我們對塑膠的依賴。

種下一塊良心田 蔡女士一家三代以友善耕作重塑土地與人的關係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全球有超過150個國家,在這天響應「世界環境日」的活動,呼籲全人類要一起保護、修復我們的地球。2025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塑戰速決,透過5大行動:拒用、減量、重複使用、回收,以及重新思考人類對塑膠的依賴。

響應世界文化多樣性日 用理解與欣賞推動社會團結

為響應「聯合國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世界之愛和平總會等民間團體聯合舉辦文化交流活動的分享會,於2025年5月21日線上直播。此次以《文化傳愛 和平永續》為主題,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志工或工作者,透過交流促進文化多樣性的理解與欣賞,推動社會團結互助,讓世界更加美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