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團結力量大 小蝦米也能贏大鯨魚
(記者白玉凡/台北報導)
![]() |
|
「小蝦米贏大鯨魚」與談學者專家,左起翁意茹律師、傅馨儀律師、林天財律師及彭建文教授。 | |
![]() |
|
神氣家族人生智慧寶庫公益講座「小蝦米贏大鯨魚」,吸引關心賦稅人權等基本權益的民眾踴躍參與,期待透過全民意識覺醒,團結一致,防止公權力繼續違法濫權。 |
11月8日週日下午由國父紀念館、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及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金門、馬祖分會聯合主辦的「神氣家族人生智慧寶庫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學者專家以「小蝦米贏大鯨魚」為題,探討原應保護人民的公權力被濫用,變成傷害人民的利器時,像小蝦米般的老百姓,要如何打贏猶如大鯨魚的政府,保障自己的基本權利?
日前四度蟬聯臺灣高等法院績優調解委員的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金門、馬祖分會會長,同時也是中華人權協會賦稅人權委員會主委林天財律師,以自身的小故事,分享如何透過「理念、抗爭、協助、搭橋、平台」五個階段,用自己法律專業幫助弱勢更進一步串聯更多良善力量改變社會。林天財很感激太極門師徒2012年在印度第13屆全球首席大法官國際會議中推動「賦稅人權宣言」連署,他指出,我們從小被教育納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卻沒有人告訴我們,盡義務的同時也應享有「賦稅人權」;我們要知道納的稅用到哪裡去?有權利知道為何要繳稅。人民有生存權的需求,政府規定的免稅額卻遠遠不及人民基本的生活所需費用,這樣的制度是不對的,這樣的政府很殘忍。他認為,理念需要一再宣揚,政府終會聽進去,不合理的稅制都應該要改。
林天財說,有理念還要有所堅持,才會有改變,以前檢察官沒有搜索票就可直接帶隊搜索,經推動刑事訴訟法的修法,如今檢察官搜索要經過法官同意並取得搜索票,是臺灣司法人權的一大進步。個人的力量有限,凝聚團體組織的能力則不可限量,所以搭橋的工作很重要。他強調,建構一個和諧解決社會問題的平台,為當事人雙方創造雙贏,民眾才會對國家司法制度有信心,對司法人員信任。
「正義,彰顯在哪裡?」曾任職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財稅法務的長江大方國際法律事務所傅馨儀律師表示,人生最苦的兩件事就是生病沒錢和打官司,以前她是國稅局法務人員和人民打官司都贏,但當有企業老闆跪在她面前請她高抬貴手,淚流滿面說欠稅被限制出境,無法出國談生意接訂單,怎麼賺錢還稅翻身呢? 這些話讓她內心有很大的衝突;本以為離開公職,改當律師可以改變狀況,卻發現當她站在人民這邊和國稅局打官司,卻怎麼打都輸。傅馨儀指出,課稅涉及憲法保障的人民財產權及生存權,不容高壓強權剝奪,當人民權益被剝奪侵犯時,一定要團結起來,爭取和維護自身應有的基本人權。行政救濟程序目前未落實訴願程序言詞辯論及陳述意見權,且法官專業稅務訓練不足,人民幾乎都敗訴,制度亟需改革,建置納稅人權利保護官制度實有必要。租稅正義需要人人持續關注,能維護公理正義才能真正保護人民的賦稅人權。
傅馨儀認為,人民雖有納稅的義務,但國稅局徵稅也要合理公正;臺灣近年備受關注的幾個重大稅務案件都令人難以理解,包括同名同姓的烏龍稅單,「雞排」、「飯糰」也可以當納稅義務人,就連律師都是稅災戶,還有太極門弟子贈與敬師禮,即使法院已判其非補習費,但國稅局仍不採信,如此蠻橫無理!
台北大學不動產暨城鄉環境系彭建文教授以土地徵收為例,探討政府究竟是人民權利的守護者還是侵犯者?土地徵收是基於國家對土地之最高主權,依法定程序,剝奪人民財產權,用以增進社會公共利益的手段。影響所及包括人民的財產權、工作權、生存權、生活環境與方式等,所以政府進行土地徵收應非常嚴謹、謹慎,除非具備非常充足、具體的公益性與必要性,且徵收範圍以其事業所必須者為限,否則不應為之。因土地徵收屬於非自願性強制購買,即使補償價格高於市價,若不具備公益性與必要性,仍屬浮濫徵收,例如引發激烈抗爭的苗栗大埔事件等。
彭建文強調,土地徵收條例乃規範與限制政府的土地徵收行為與程序,而非鼓勵政府積極進行土地徵收;同樣的,稅法應是限制政府課稅行為,行政機關不應任意擴張解釋,避免侵犯人民的賦稅人權。他指出,對於一個長期提倡修身養性、端正社會風氣、積極協助國家進行國民外交的民間團體太極門,政府本應大力協助與補助,何忍讓其賦稅人權長期被侵犯?他引述美國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的一段話:「最大的悲劇不是壞人的囂張跋扈,而是好人的過度沉默。」強調面對不公不義時,改善的契機就是小蝦米人民的團結,給行政部門壓力,才能贏大鯨魚。
聯合國世界公民總會(台灣)人權觀察員翁意茹律師表示,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為了避免濫權,設立救濟制度,讓人民能夠對抗違法的行政機關。但在臺灣,依據台北商業大學黃士洲副教授統計100~102年稅務訴訟,人民勝訴率只有6.11%,人民打行政訴訟的勝訴率非常低,無法獲得有效的救濟。
翁意茹以具指標性的太極門稅務冤案為例,民國85年發生的太極門案件,96年刑事法院已經透過三級三審確定太極門無罪無稅,認定「弟子贈與掌門人之敬師禮,既屬贈與性質,依所得稅法第4條第17款屬免稅所得」,以及「弟子間需要而統一購買練功服等代辦品,由師兄姊代辦,並非營利販售」,與掌門人夫婦無關;此案並創下台灣社會矚目性案件無更審紀錄的首例;遭違法羈押之太極門師徒更於98年全數獲得國家冤獄賠償,證明本案自始就是一件因檢察官違法濫權而導致的莫須有冤案。
翁意茹表示,從刑案衍生的稅案卻持續糾纏著太極門,縱使行政法院已4次判太極門勝訴,國稅局仍違法一再開出稅單,嚴重侵害太極門師徒受憲法保障的財產權及訴訟權。「太極門稅案這並不是個案,而是通案。」翁意茹引述前司法院大法官兼副院長城仲模在正大出版社出版的「明白」推薦序中提到:「我們希望追求真正的正義,人民的權益和人權應該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障。希望政府機關要善用公權力,不能恣意濫權,不能只考慮國家稅收的偏差裁量問題,而不顧事實的存在,背對正義。」
當天講座結束後,與會的退休人士廖小姐表示,以前只知道繳稅是義務,但不知道不合理的賦稅其實是對人權的傷害。聽完講座讓她知道更多常識,瞭解平常的理解或許並不是正確的。1945年德國牧師馬丁.尼穆勒(Martin Niemoller)曾有這麼一段名言:「剛開始納粹來抓共產黨人,我沒有站出來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接着他們又來抓社會黨人和工會會員,我沒有出來說話,因為我兩者都不是;後來他們來抓猶太人,我還是沒有出來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最後當他們來抓我的時候,已經沒人能站出來為我說話了。」當公權力無法保護小老百姓時,唯有全民意識覺醒,團結一致,挺身捍衛自身的權益,才有可能改變不合理的制度,防止公權力繼續違法濫權。
新聞報導

慶祝第六屆國際良心日 用愛與良心改變世界
維持世界的平衡,關鍵在於喚醒人們的良心。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民團主辦2025國際良心日線上慶祝活動「用愛與良心改變世界」,面對全球災難頻傳,各界提出建言,解決問題的關鍵在良心,教育是一切的根本,其核心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良心的實踐,期能懷抱希望的能量,激發行動力,用良心穩定世局,用智慧化解災害危機,讓地球生生不息。

世界公民總會50周年論壇 青年發聲共創永續未來
今年(2025)年4月1日是「世界公民日」,也是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AWC)成立50周年暨AWC台灣總會成立25周年紀念日。過去25年來,AWC台灣總會發起多項宣言與連署,向全球推廣和平與良心教育,並積極關注人權與永續發展議題,與世界公民團體合作,共同發聲。當晚,AWC於內湖舉辦論壇,邀請青年志工代表,分享世界公民的聲音,強調關心世界與年齡無關,每一份行動都是改變的起點。

2025國際教育日分享會:以良心教育邁向永續美好未來
1月24日「聯合國國際教育日」當天,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ANEOC良心時代運動網站、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及和美基金會共同舉辦的「良心教育邁向永續美好未來 2025國際教育日分享會」,新北市議員洪佳君、頂溪國小校長方文誼、二橋國小校長林朝隆與中園國小校長黃孟慧,以實務經驗分享教育理念,並從自身做起,讓社會更趨向良善,一起迎來美好的未來。

國際教育日 良心教育從你我做起
今(2025)年國際教育日的主題為「AI(人工智慧)與教育:在自動化世界中保護人性」。把良心教育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中原大學副教授陳正婷及新北市鳳鳴國小校長吳木樹參與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及和美基金會共同舉辦的「2025響應國際教育日《良心教育邁向永續美好未來》分享會」。

響應聯合國國際教育日 良心教育是永續和平的關鍵力量
聯合國大會將每年1月24日定為「國際教育日」,以紀念教育為推動和平與發展所做出的貢獻。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及世界之愛和平總會共同舉辦《良心教育邁向永續美好未來》線上分享會。桃園市議員徐景文強調,教育不僅是人類基本的權利,更是實現和平、平等與永續發展的基石。

響應聯合國日 跨世代共同呼籲「提倡國際合作 建構永續和平」
2024年10月24日適逢「聯合國日」79週年,為響應「聯合國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良心時代運動、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WPN世界民報、GPDN(Global People Daily News)、太極門文教基金會暨和美基金會等民團共同舉辦「國際合作 建構永續和平」線上分享會,期盼凝聚各界力量,為促進世界的和諧與安全盡一份心力。

響應聯合國日--建構良心、愛與和平的永續未來
為響應10月24日聯合國日,由和美基金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ANEOC)以及多個民團共同合辦,以「國際合作建構永續和平」線上分享會,邀請各行各業貴賓參與,並於良心時代運動網站直播。希望透過跨國友誼交流,建立良善共識避免紛爭,以達到聯合國日的宗旨。

民團呼籲良心是通往世界和平的力量
10月24日是聯合國日,為響應及促進實現世界和平的目標,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與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世界之愛和平總會等合辦「國際合作 建構永續和平 2024聯合國日線上分享會」,邀請民代及各行各業菁英、青年學子分享他們如何在生活中實踐良心、愛與和平的經驗,為世界和平盡一份心力。

兄弟結伴希臘行 愛琴海找到愛
太極門高雄道館9月27日舉辦《在愛琴海找到愛》講座,太極門弟子恆瑋與宸瑋雙胞胎兄弟分享前往迷人的希臘弘揚愛與和平,遇到的人與事,至今仍記憶猶新。希臘之行的磨練滋長了他們的心靈,並深刻體會到,即使語言和文化有差異,愛與和平的力量卻能跨越彼此界限。